日本一個研究組最近在Optics Express報道了他們基于硅光芯片實現光學掃描器(optical scanner)的工作。這里詳細介紹下這篇工作。
光學掃描器的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光耦入進芯片后,通過光開關陣列(optical switch array)選擇不同的路徑。光場最終通過光柵耦合器陣列(grating array)耦出芯片。光柵耦合器位于透鏡的焦平面上。光場從不同位置的耦合器射出,決定了最終光束的出射角度。芯片的版圖結構如下圖所示,大部分面積被金屬覆蓋。
該掃描器的光學分辨率由透鏡焦距 f 和相鄰光柵耦合器的間隔 p 決定
光學掃描器可掃描的最大角度由透鏡焦距f和最外側光柵耦合器的距離 l_dev 決定,如下圖所示:
他們所采用的波導截面圖如下圖所示:
Box與Cladding層SiO2的厚度分別為3um與6um,heater采用300nm厚的金屬鉭(Ta)。Heater和硅波導之間的距離比傳統(tǒng)方案(~1um)要大。
為了獲得更高的分辨率,希望相鄰耦合器的間距盡量小。他們采用了聚焦型的光柵耦合器,尺寸大大縮小,如下圖所示:
光開關陣列由微環(huán)與heater構成, 如下圖所示??赏ㄟ^heater來調節(jié)微環(huán)的共振波長,從而決定該路光的通斷與否。
最終的掃描器原型機如下圖所示,左側為光纖,光芯片貼在PCB板上。
實驗中,他們實現了6度的掃描角,0.3度的掃描分辨率,
此外,他們也驗證了兩維的光學掃描器,結構如下圖所示,
其遠場成像圖案如下圖所示,
以上是對這篇工作的簡單介紹,可以看出日本人做事情的踏實態(tài)度,數據詳實,娓娓道來。
總體說來,目前硅光芯片的building block基本固定(雖然不同公司/機構單個器件的性能迥異),人們正致力于使用這些積木去構建更復雜的系統(tǒng)。最簡單的系統(tǒng)可能是基于硅光的transceiver, 由耦合器、調制器和探測器等構成,器件數目較少,光路相對簡單。相對復雜的系統(tǒng)有光相控陣列、光神經網絡等。
系統(tǒng)變復雜后,對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需要可靠的PDK,否則的話,光路中某一個器件性能達不到要求,整個系統(tǒng)都不能工作, 浪費時間與金錢。另一方面,系統(tǒng)復雜后,金屬布線的復雜度也相應增加。這篇進展的版圖中,芯片大部分面積用來金屬走線。筆者最近在繪制一些版圖,大部分時間都花在金屬布線上。也許將來,硅光領域也會類似集成電路,有系統(tǒng)架構師這樣的職位。
參考文獻:
1. D. Inoue, et.al., "Demonstration of a new optical scanner using silicon photonics integrated circuit", Opt. Exp. 27, 2499(2019)
新聞來源:光學小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