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據(jù)華爾街日報報道,中國在建設新的芯片工廠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這是朝著實現(xiàn)半導體更多自給自足邁出的一步,這最終可能使一些買家依賴中國來購買目前供不應求的許多基本芯片。
根據(jù)芯片行業(yè)集團 SEMI 的數(shù)據(jù),隨著全球芯片制造商競相提高產量和緩解供應短缺,沒有哪個國家的擴張速度比中國更快。中國大陸計劃在 2024 年之前的四年內建造 31 家大型半導體工廠——即晶圓廠.
這超過了同期第二大芯片制造商中國臺灣的 19 家和美國預期的 12 家。
中國的很大一部分項目旨在制造包含較舊、更成熟技術的芯片,而不是世界頂級半導體公司投資的主要重點尖端處理器。在更復雜的半導體方面,北京一直無法與美國、臺灣和韓國的芯片制造商匹敵,而西方對中國獲得先進芯片制造機器的限制進一步使其倒退。
這促使一些中國芯片制造商重新調整方法,將更多項目集中在低端芯片技術上。分析師稱,這樣做,中國有可能成為該市場領域的強國。這包括現(xiàn)在需求量最大的許多處理器。其中包括主力芯片,例如執(zhí)行無數(shù)基本功能的微控制器,以及廣泛用于汽車、智能手機和其他電子產品的電源芯片。
“大部分電子產品不需要先進的芯片,”上海行業(yè)研究機構 Omdia 的研究主管何暉說。
大多數(shù)世界頂級芯片制造商都避免大量投資于低端芯片,因為尖端處理器帶來更高的利潤并代表著行業(yè)的未來。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臺積電最近告訴投資者,最先進的芯片——具有 7 納米或更小的晶體管——占其第二季度收入的一半以上。它表示將繼續(xù)專注于銷售先進芯片。
這為中國留下了巨大的市場。根據(jù)咨詢公司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Inc. 的數(shù)據(jù),到 2030 年的 10 年內,對成熟的 28 納米芯片的需求預計將增加兩倍多,達到 281 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到 2025 年,全球 40% 的 28 納米節(jié)點芯片產能將在中國,高于去年的 15%。
專門研究半導體的咨詢公司貝恩公司的合伙人彼得漢伯里說,這引發(fā)了一個問題,即美國及其盟國是否對舊芯片技術進行了足夠的投資。
他說,隨著中國接管更多的供應鏈——它已經為其他不太復雜的技術所做的事情——它“可能會提高非中國生產對世界其他地區(qū)的重要性,特別是對這些舊芯片的重要性”。
近年來嚴重依賴韓國和中國臺灣芯片的美國已將提高國內生產作為優(yōu)先事項。但這項努力遇到了障礙。由于立法者就與該法案相關的非芯片相關措施爭論不休,一項將為美國半導體制造提供大約 520 億美元補貼的兩黨法案進展緩慢。這種阻礙使美國對一些大型芯片制造商的投資計劃蒙上陰影。
該法案于上周二在參議院掃清了一個程序障礙,現(xiàn)在將在周一投票決定是否將其作為更廣泛的 2800 億美元補貼和研究資金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以增強美國在先進技術方面的競爭力。
一些芯片公司最近表示,隨著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需求降溫以及加密貨幣市場下滑,處理器短缺可能正在緩解。一些分析人士表示,中國有朝一日可能會加劇潛在的產能過剩。但高管和其他分析師表示,短缺還遠未結束,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連接設備和電動汽車市場在未來幾年的擴大,對更成熟芯片的需求預計將保持強勁。
中國的主要目標是減少對其他國家的芯片依賴,尤其是在美中緊張局勢升級的情況下。2017年,中國芯片制造商生產了該國所需芯片的約13%;根據(jù)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rategies 首席執(zhí)行官 Handel Jones 的說法,今年這一數(shù)字預計將上升到 26%。據(jù)官方媒體報道,北京的目標是到 2025 年自己生產超過三分之二的芯片。
中國為此投入了大量資源,其中包括兩個國家級基金,撥出超過 500 億美元用于投資芯片項目。地方政府設立了類似的基金。成熟芯片的生產商有資格獲得長達 10 年的企業(yè)稅減免。
一些資金被浪費在從未實現(xiàn)生產或遇到其他問題的項目上。中國一直在努力尋找足夠的工程師來為其項目配備人員。但咨詢公司 Albright Stonebridge Group 的中國區(qū)副總裁Paul Triolo表示,更成熟芯片的中國晶圓廠現(xiàn)在可能會上線。
中國最大的芯片生產商中芯國際正在斥巨資在上海東南部的地方當局建立晶圓廠,專注于 28 納米芯片。不遠處,聞泰科技啟動了其汽車芯片工廠,以年產40萬片晶圓為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