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申萬宏源評:李克強總理在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光網城市”、“5萬個行政村通光纖”、“中國制造+互聯網”等要點,光通信產業(yè)鏈再一次獲得關注。基于我們對行業(yè)的持續(xù)跟蹤,結合2014年的行業(yè)供需分析,結論是:中長期產能過剩未改變,國際化輸出是出路。
需求:據CRU數據,2015年大約1.8億芯公里,2016年樂觀估計約2.1億芯公里(+13.5%)。
產能:光纜> 光纖>光棒,瓶頸在光棒(及拉絲)。長飛(1700噸),亨通(1400噸),烽火(1400噸),富通(1400噸),中天(600噸)。中天科技、通鼎互聯等仍然在擴建光棒產能。一噸光棒大約能拉絲3萬芯公里光纖。原來進口產能占比40%,國內總產能對應6500噸*3萬=1.95億芯公里。后續(xù)國內廠商擴建產能預計3000噸。
成本:24芯的光纜成本中光纖成本占比73%,光纖成本由“光棒+拉絲工藝”成本構成。
價格:中移動集采提價8%~10%;預計光棒提價8%~10%。
企業(yè)TOP5:長飛,亨通光電,烽火通信,富通集團(未上市),中天科技。除了長飛,其他企業(yè)營收包含眾多非光通信業(yè)務。
間接受益企業(yè):光纖光纜需求增加,間接帶動光通信產業(yè)鏈相關器件、配套設備的需求。包括光器件(昂納科技、天孚通信)、光模塊(光迅科技、華工科技)、ODN(日海通訊、特發(fā)信息)等。
結論:中長期全球行業(yè)產能供過于求,短期由于中移動集采+國內反傾銷(限制日本、美國的光棒產能進入)形成產能相對不足狀態(tài),我們認為持續(xù)時間不會太長 (2年以內)。后續(xù)國內需求增速放緩、新增產能投產后,相關企業(yè)的光纖光纜業(yè)務發(fā)展需要看產能國際化輸出、高端產品(深海海底光纜、特種光纜等)等結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