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深圳簽署了6億美金的出口信貸框架協(xié)議。華為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這筆資金主要用于解決華為在海外市場拓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瓶頸問題。
盡管只是一個框架性的協(xié)議,但很少露面的華為總裁任正非興致勃勃地出席了簽字儀式,而中國進出口銀行行長羊子林一臉笑容的出現在現場,讓人們看到了國家對于蓬勃發(fā)展而又極缺資金的通信領軍企業(yè)走出國門的扶持力度。
事實上,華為公司的國際化戰(zhàn)略一直為人所稱道,但真正從摸索、徘徊到走出困境形成良性循環(huán)也不過是近兩年的事情,華為人曾用“屢戰(zhàn)屢敗,屢敗屢戰(zhàn)”來形容自己的頑強斗志,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年的拓展,目前華為已在美國等40多個國家設立了代表處或分支機構,產品已進入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從數據上看,2002年華為公司在海外市場共實現出口銷售5.5億美元,2003年更是一舉突破了10億美元,達到10.5億美元,產品涉及了交換、接入、傳輸、移動、智能網等一系列產品。
但與中國通信行業(yè)一支獨秀的局面有所不同的是,盡管全球產業(yè)已經看到了復蘇的曙光,但沒有人能斷言持續(xù)走低的困境短期能得到改善,通訊設備制造商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即使是行業(yè)執(zhí)牛耳者如北電、朗訊、摩托羅拉、諾基亞等企業(yè)也已經感受到了資金的壓力,而后起之秀華為也愈來愈需要在融資上有所突破。華為賣掉華為電氣之后所獲得的40億資金在投入三千精兵、歷時數年的巨大投入下顯得頗為單薄,尤其是在國內3G牌照發(fā)放仍然佳期未定之時,如何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來海外發(fā)展和有所作為已經迫在眉睫。
讓華為人倍受鼓舞的是,華為并非孤軍奮戰(zhàn),中國進出口銀行一直在有力的支持著包括華為在內的民族通信設備商的發(fā)展。尤其是在海外業(yè)務的開發(fā)上,由于近兩年來,全球通訊設備制造商之間的競爭除了品牌、技術、質量、價格、服務競爭之外,也包括了融資條件的競爭,在一定程度上,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支持和融資方式的選擇甚至在國際電信項目招標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因此輿論認為,華為通過此次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的合作,將能充分利用這種政策性支持,增加與跨國通訊設備企業(yè)競爭的籌碼。